竺延风退休了,圈里圈外议论声很大。
(相关资料图)
其实1961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62岁了,符合退休年龄。大家猜测、议论的点无非是,央企副部级干部最多可以干到63岁,为何竺延风会提前退场?是不是和他在东风汽车集团执掌不力有关?
关于后者,批评者可以指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东风汽车集团近年来下行趋势明显,自2016年达到427.67万辆销量高峰后,便一路下滑,到2022年,销量缩减至246.07万辆,离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分别年销百万的目标距离甚远。
比如说,东风汽车集团品牌矩阵由强转弱,曾经它掌握最多的国际资源,后来东风悦达起亚、东风雷诺解体,神龙汽车一蹶不振,东风英菲尼迪举步维艰,就连东风日产与东风本田如今也江河日下。
而自主阵营里,东风汽车集团就更无强势品牌了,尤其在这一轮由智电浪潮孵化的超车红利中,东风虽有布局,但并没有吃到红利,起码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但若仅以上述事实为由,判定竺延风“无能”、“平庸”,也过于片面,纵观他的职业生涯,不乏闪光点。
他在38岁的时候,就担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开创了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最年轻掌舵者的历史,至今无人突破。而在一汽集团期间,他优化组织架构,关掉效益疲软的板块,并购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经济型轿车企业天津汽车,促成一汽与丰田的合资,并带领一汽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销百万级车企。
竺延风任职一汽的最后一年,一汽销售收入达1880亿元,利润达123亿元,创历史新高,给他的一汽生涯画上圆满句点。
另外,他曾经在2002年时,高瞻远瞩地说过一句话,“自主品牌发展要耐得住寂寞20年”,当时这句话引起了不少负面评议。
但20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竺延风并无说错,过去的十几二十年,是合资车企的黄金年代,自主车企无论如何也攻破不了它们设下的核心三大件防线。在耐得住寂寞的日子里,如果将心思与精力花在技术自研、未来路线摸索、市场风向捕捉上,待时机成熟后,国产车企自会迎来春天,目前的比亚迪、奇瑞不正是如此吗?
耐得住寂寞的本质是储蓄力量、培养定力,以求奋起超车。可当竺延风2015年回归汽车行业,并任职东风汽车集团一把手以后,还是出于惯性思维,过度依赖合资,而没有去撬动自主阵营的发展活力,为其冲向一线做足准备。因此当中国车市经历由高歌猛进到急转直下、合资品牌从风生水起到江河日下、市场竞争内核由核心三大件转化为智电技术的巨大变动中,东风汽车集团完全懵圈,曾经的好牌(合资)一夜之间变成烂牌,而曾经的烂牌(自主)至今依旧是烂牌。
在推动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弯道超车一事上,竺延风的确在方向把握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将过失全揽于一人也有失公允,国企转型向来不是一两句话、一两件事就能解释得清,里面的错综复杂,不在其位,难知其味。但未能像在结束一汽任期时留下一个比较圆满的句点,以及未能在东风任职期间打造一个强势自主品牌,对于竺延风来说,应该还是比较遗憾的。
而对于东风汽车集团而言,为期八年的竺延风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后者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的,比如说,竺延风最终还是为东风自主阵营搭建了由猛士+岚图+风神+纳米构成的新能源全价值链条布局,框架已经搭好了,就看继任者能否填充发展,完成此前提到的2025年新能源车型百万销量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