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2022年都要过去了,德日美系的老牌厂商电动化发展到哪了?

  • 发表于: 2022-12-07 15:46:37 来源:爱卡汽车网

总所周知,在新能源领域和电动化方面,自主品牌可以说是拥有绝对的优势,不仅在国内的销量的占比越来越高,电动化带来的高端化之路,也是越来越成功,甚至都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给世界讲中国故事了。


(资料图)

以此同时,欧洲和北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的传统国际厂商,其实也是在如火如荼的推动电动化的进程。并在近一两年里,纷纷将自家最新的电动化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盘点下曾经在汽油车时代的传统合资豪强,德日美系如今在国内表现出来的电动化程度究竟有多强。

德系:决心坚定但成果不佳

在电动化转型这部分,曾经无论是合资还是豪华阵营都是老大哥的德系,整体的决心还是相当坚定的,这点从电动化平台上就能看出来。像大众和奥迪共享的MEB、奥迪和保时捷共享的J1、PPE;即将在2024年启动,由多个平台整合成的全新可扩展系统平台SSP,以及奔驰的EVA平台等。

唯有宝马是唯一的例外就是宝马,虽然在反复思考和横跳后,才推出了兼容燃油和纯电的平台,但这一看就有着浓郁油改电味道,真正的纯电平台Neue Klasse EV-first平台,也是计划在2025年才会投入使用。

但整体来看,德国的电动化军团基本都已经进入了模块化作战的状态,在战略层面也是从合资到豪华都认定了电动化这条道路。并且按照目前官方公布的规划来看,像大众、奔驰等都将会在2030年全面电动化,甚至奔驰在今年7月时,就已经表示正在全面转型电动化了。

只不过决心虽然是有了,实力上却远不及德系在燃油车技术的领先。曾经在普通合资阵营大放光彩的大众,目前ID系列在国内已经投放了一段时间了,但是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

通过下图也能看到,在性能部分ID系列目前最高的水准也就是在230kW的水平,以至于连大众曾经很自豪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一项,都没有确切的官方数据。取而代之得是遮羞布意义更大的0-50km/h加速成绩;连续航也普遍在400-600km左右的水准,勉强混个中规中矩的评价。

为数不多的优势,主要是集中在驾驶层面。例如动态保持了德系一贯的质感,甚至会让你感觉像是再开燃油车一样;ID系列的表显续航,采用的是动态显示,虚标情况会稍微好不少;此外,整体使用逻辑设定也较为舒服,能减少消费者的学习成本。

只不过ID系列这些细微的优势,相比起大众燃油车当年在性能、油耗、驾控以及做工等全方位的领先来看,如今的大众ID系列非但没有了优势,反而在性能、续航、智能化等标准,跟特斯拉以及一众中国选手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甚至连豪华品牌也是如此,无论是奥迪、奔驰,甚至是连保时捷,在电动化领域也没能为德系树立标杆榜样,尤其是在售价动辄上百万级的高端车型上:代表了奔驰最高技术水平的EQS(参数|询价),百公里加速只做到了4.4秒;代表了大众集团最顶尖的保时捷Taycan(参数|询价),最长续航只有538km。

这样的账面参数,自主品牌中随便找辆售价只要三四十万的车型,例如极氪001(参数|询价)或者蔚来ET7(参数|询价)等都能做到。甚至大多数50万一下的自主品牌车型,都能在性能、科技以及智能化部分取得足够的的优势。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德系在电动化的决心很坚定,但目前来说却还没取得足够的实力成果。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对于电动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处于用传统燃油车的方式在讲电动化的故事,大多数时候还在用燃油车时代的性能与标准来界定电动车。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作为燃油车时代的既得利益者,足够的强势也足够的挣钱,自然会下意识的复刻当年走过的路,并不像曾经活在“底层”的自主品牌一样。

日系:还停留在“混动”层面

如果说德系在电动化领域,像个不算用功读书,但至少没偷懒的乖学生,那么日系在电动化领域则表现的像个曾经学习很好,但如今只会骄傲的学生了。

在燃油车时代,日系和德系一样都是学习优秀的积极分子,甚至有着混动打底的日系,在电动化领域是有着更加优秀的基础的,再加上有松下和索尼这样在电气和电子领域的巨头,讲道理来说应该在三电领域的发展也更好一些。

但如今事实确是日系在电动化领域不仅后人一步,甚至连混动领域,也被中国品牌抢走了原本的地位和光环。

日系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丰田,e-TNGA平台的首款车型,bZ4X历经万难才勉强完成了上市,但认为形成足够的战斗力;紧随其后的本田,虽然官方表示旗下的e:N系列是全新的纯电架构,但从旗下车型来看,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研发理念都还没摆脱本田燃油车的影子,以至于本田旗下真正的纯电平台架构,都还需要借助通用旗下的奥特能平台来实现。

至于其他像马自达、斯巴鲁这些体量不大的品牌,则更是尚处于最基础的油改电阶段。

甚至连规划,日系都处处慢人一步,按照目前的官方资料,丰田2017 年才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2020 年起正式推广 EV;2025 年前后所有车型都提供电动化车型;到 2050 年,争取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也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而中国市场需要渠道2060年才实现碳中和。至于本田也是要到2040年才能实现全面电动化布局。

唯一的例外则是在纯电动车型深耕过的日产,不仅对于电动化的决心更加坚决,计划将于2023年在欧洲全面实现电动化,并且将会在2030年完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电动化。同时旗下的云图平台才是日系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平台,并且与丰田本田的bZ系列、e:N系列比起来,日产的艾睿雅Ariya(参数|询价)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

也别是高配车型的320kW、600Nm的电机,不单只是把一众日系纯电车型打败了,甚至也会比德系的同级对手都明显高出一截;连最短533km的续航也是会比对手要高上不少。非要挑不足的话,或许是目前艾睿雅Ariya27.28万起的售价,在整个日系乃至合资电动车极度缺乏影响力的行情下,显得稍微有点高。

不过相比起德系,日系近几年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有点逆势而上,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情况,日系相比德系都有种反超的趋势,表现越来越好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日系在纯电动转型上的缓慢。

美系:通用吹响了冲锋号

相比起德系和日系,美系虽然用料更厚道,折扣也更多,但在燃油车市场的日子却过的并不算如意。所以,在电动化的推进程度上,美系也会比德系日系更卖力一些。

首当其冲的就是通用了,比起德系和日系在三电与智能化领域好无聊出可言的纯电平台,通用最新推出的奥特能平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通用的决心和力度。

有自创的无线电池、有分辨率为8960×1320的9K 33英寸的环幕式超视网膜屏、电机最大功率375kW,最大扭矩710N·m,同时续航还超过600km,以及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等智能化装备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参数|询价),可以说是传统车企阵营中,为数不多同价位下能和自主品牌新势力对手叫板的选手了,甚至还呈现出了明显的产品优势。

此外,在规划上,通用汽车计划将于2035年全面实行电动化,并在2040年实现碳中和。虽然算不上是规划时间上最早的,但也是目前敢表示实现碳中和最快的车企之一了。

至于美系另一巨头福特,旗下的电马Mustang Mach-E(参数|询价)的表现也并不算差,最快3.65秒破百,最慢也有6.5秒的性能,甚至能和特斯拉的Model Y(参数|询价)掰一掰手腕。但很可惜电马还是缺少了像通用那样的奥特能纯电平台,并且福特的营销上还是停留在了“用燃油车的方式来讲故事”。

其实这也是通用的问题所在,虽然在电动化转型的时候,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很大,也获得了足够的成果,但营销层面却没有跟上脚本,就像凯迪拉克LYRIQ锐歌,在最初惊艳亮相一把之后,很快就回到了一个静悄悄的状态。

可以说,美系的电动化在研发、产品力方面的高标准让它拥有了改变品牌地位的机会,但目前落后在了“讲故事”的这一步。君不见如今热门的新势力,除了产品制造以外,“讲故事、造话题”的能力,是一个比一个猛啊!

总结

其实从目前来看现在新能源车消费呈现出一种“追新”,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是割裂开的。

先不说技术上的成熟与否,最起码在这方面,大家都处于新出发的状态,并不像燃油车一样可以用“历史底蕴”来作为传承。但现在德日美系车企对于新能源的看法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就连目前进展最快的通用和大众,也还停留在用老思维做新能源,这在国内市场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像大众的ID系列这类初代电动产品参数指标拉垮,并且迭代缓慢。不过这也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相比起如今十几个月甚至几个月,就能攒出一辆新车的车企来说,传统车企的老思维,有更规范专业严谨的产品验证流程,至少在可靠性与安全性上是更值得信赖的。

最关键是如今虽然供应链发达,让造车似乎变成了有资本,有PPT就能加入的去中心化产业。但造车是一回事,能不能卖出去又是一回事。现在大量造车新势力的一窝蜂涌入,其实也是在大浪淘沙,当全面电动化的潮水退去后,拥有更多经验,更多技术沉淀的传统车企,完成大象转身后,冲击力才是最强的。

毕竟汽车市场本质上的去中心化,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