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本土化,从帕萨特领驭开始的变革

  • 发表于: 2023-05-17 14:34:24 来源:爱卡汽车网

自1978年始,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汽车工业也迎来了蓬勃的生机,上海汽车厂开始不断寻求突破。在意识到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差距后,引入国外车型进行本土化设计以及和国外公司进行联合研发,便是本土汽车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资料图)

在上汽大众引入了桑塔纳(参数|询价)、桑塔纳2000等车型,并在短短10年内实现90%以上的国产化的时候,上汽大众的工作重心变便从国产化+联合研发转变成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新方向。

如果说1985年桑塔纳的下线,标志着中国汽车厂可以自主组装生产合资汽车。那么桑塔纳2000的成功,彰显了上汽大众在联合研发的进程中积累的研发水平和实力。随着18年前北京国贸一号展厅的“帕萨特(参数|询价)领驭”亮相,体现了上汽大众对于自主研发的肯定以及用自己多年积累的雄厚实力,为国人交出的第一份“自主研发的答卷”。

永远是中国人最懂中国人,欧洲的车型研发风格对于国人来说,其实有许多需要花时间适应的地方,或是欧洲车型并不了解国人的用车痛点。无论是从造型、内饰、人机工程、辅助功能或是底盘调校风格来说,欧洲与国内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这便是上汽大众推出全新帕萨特领驭的重要目的。

自主研发:精准锁定国人口味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加了解国人对于汽车的理解及需求,上汽大众奔走全国数十个城市,在进行了数百轮的访谈和调研后,精准定位了数百万潜在消费者以及当前160万已有消费者对于用车需求的大数据,从而诞生了全新的帕萨特领驭。

帕萨特领驭不仅有着大气的U型前脸造型,并且使用了大面积的镀铬件,也使用了国人偏爱的桃木内饰装饰件和娱乐系统,同时配置了方向盘四向调节、定速巡航、倒车雷达、后视镜加热等众多功能。

除了在造型和内饰上下功夫,上汽大众还针对国内路况,对帕萨特进行了细致的底盘调试,相较于欧洲快速路多,环岛多,更注重操控的风格,国人更在意车内空间和舒适性,与帕萨特B5相比帕萨特领驭在轴距上加长了100mm,达到了堪比C级车的后排体验,同时为国人在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上进行了更好的平衡。

从70年代初,乔治亚罗开创了汽车方盒子外形已经风靡多时,汽车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后座头部空间,也一直沿袭这种设计。而帕萨特则打破了这个桎梏,将空气动力学和汽车美学有机结合,塑造了一个令人心动的车身外形:它的车顶线如一道彩虹横跨A柱和D柱,直至底部纵梁。

这道彩虹不仅使帕萨特的风阻系数达到惊人的0.28,为同级别轿车风阻最小,与跑车不相上下,大大降低了风噪,而且在高速行驶时,空气还会对汽车产生负升力,行驶稳定而且经济省油。

从帕萨特领驭的自主创新开始,“中国定制”成为上汽大众拿手好戏,也开启了大众汽车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新时代。正是上汽大众骨子里极具前瞻的眼光和踏准鼓点的实干精神,促使其在中国汽车市场风风雨雨中激流勇进,成为市场里的中流砥柱。

技术沉淀: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如果说自主创新的定制化开发是对于国人用车口味的买单,那么上汽大众从1985年开始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便是帕萨特领驭成功的基石。

早在1985年开始,随着桑塔纳的国产化,国内开始涌现一批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到了1992年,上汽大众派出九人小组远赴巴西圣保罗,参与大众、巴西拉美汽车公司的联合开发团队,目标是按照中国市场需求,在拉美公司成功开发的斯普鲁斯轿车基础上,设计加长车身,提升舒适性的新桑塔纳。

这是中国汽车业第一次参与国际轿车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在1995年,上汽大众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个通过此认证的车企。

再到1997年,上汽大众投资三十多亿,成为中国车企里第一个建立合资研发中心的厂商,技术中心由试制试验基地和专业轿车试车场两大部分组成,后者耗时四年落成,是当时国内唯一、亚洲最大的专业轿车试车场,它的建立,结束了我国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轿车专用试车场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轿车工业开发史上的空白。

除了不断投资完善硬件设施,研发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也是自主研发的核心诉求,从1998年开始,上汽大众先后派出两波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到德国进行“开发全过程培训”,来培养、储备自己的轿车研发人才。

上汽大众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的同时,也逐步获得了德国大众和TUV的多项认证,以德国标准+中国需求,孜孜不倦的为国人研发设计更合适、更可靠的产品。

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两手抓,从1985年开始,不断积累创新,推出了帕萨特领驭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同时也背靠强大的用户群体,成为了最懂国人的汽车厂商,在德系标准+中国需求的指导下,不断推出更多新产品,这是上汽大众不断坚持的信念,同时也是其常年保持国内汽车销量领先的秘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