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声评价武汉汽车降价事件:“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这造成广大消费者持币待购,并没有起到促销效果。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交量却显著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等待降价补贴政策。
(相关资料图)
“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即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刊文警示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不仅提出三点质疑,还拿出高层文件来背书,颇有点“官老爷”吓唬人的味道。
汽车有文化认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三点意见”是旧式的行业保护思维,要求武汉市补贴非本地汽车品牌,更是无稽之谈,只有针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地方财力才能承受,如果补贴对象不局限于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那么当地政府是否还有推出补贴活动的动力呢?
如果所有品牌都雨露均沾,何来此轮对武汉汽车消费的大幅刺激,更不会有如此大的力度让湖北省消费者获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武汉市花武汉纳税人的钱去补贴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这是典型的“碰瓷行为”。
难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不知道,武汉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所属公司是武汉市的纳税大户,汽车业也是武汉的支柱产业,武汉市政府与武汉市民以及武汉本地汽车企业的抱团取暖,恰恰是抓住了市场时机的“先手”行为,把握的时机可谓“稳准狠”。
至于“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交量却显著下降”,事实是,新能源车的成交量一直在增长,随着各地降价措施的跟进,各地的燃油车成交量也会延缓下降趋势,希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诸君继续深入市场调研。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试问,本次降价事件,只是阶段性的短时间降价,更多的是淘汰车型更大力度降价,何来市场分割和混乱,而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看到,而价格对消费者的更公平局面反倒形成了。例如,3月16日,上汽大众补贴37亿元,推动全系车型降价:单车最高补贴5万元。3月17日,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产销联动”汽车消费活动启动,将发放总金额高达1亿元的补贴,单车累计补贴最高达15万。
3月19日,连月销1.5万台的“神车”哈弗H6(参数|询价)也降价了,另外一家利润大户比亚迪汽车也在降价,让腰包不鼓的消费者够得上热卖好车,这就是武汉汽车降价事件产生的“造福”效应。
事实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看到了《武汉市汽车降价事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对消费者的益处却选择了“睁眼瞎”,事实上武汉汽车降价事件没有产生任何大规模的消费者投诉,消费者乐见或者持币等待本地汽车降价何尝不可?
诡异的是,特斯拉降价导致的消费者投诉、拉条幅等事件,蔚来汽车的各种负面消费者维权事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都未见如此刻薄的评论。
这次惠及全国的汽车降价只是“限时促销”,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利大于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时却发声干扰,这是对当前迫切需要恢复消费信心,拉动消费的国策,政治占位不高、政治理解力不深的表现。(汽车有文化 百里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