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的威马,最近又输了。
12月26日,威马汽车被爆深陷两场官司:一个是吉利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审胜诉判赔700万元;另一个是威马汽车被申请冻结7652万元财产。这两场官司,让几天前刚刚获得国资入股的威马,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关资料图)
吉利和威马的纠纷案源于2018年,当时吉利控股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将威马告上法庭,要求威马赔偿21亿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这是当时国内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索赔金额最高的诉讼案件。
该案在几年中多次审理,终于在近期迎来一审判决。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结果,威马需赔偿吉利700万元,其中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定,威马EX5(参数|询价)车型上有5个零部件图纸均属于吉利,分别是前稳定杆总成、后桥总成安装支架、前悬左下摆臂、前稳定杆左趁套、后桥总成,均为汽车底盘零部件。为此,威马必须停止使用这些零部件图纸。
吉利起诉威马的案件不止这一起,围绕商业秘密和专利所有权等知识产权纠纷,吉利系先后在成都、杭州、上海等地起诉威马系相关公司,如果威马全部败诉,那势必将面临一笔天价赔偿费。
然而,就在吉利和威马一审判决的前几天,法院公布的另一则文书已经让资金短缺的威马苦不堪言。
根据天眼查信息,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与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非诉保全审查裁定书公开。文书显示,申请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请求法院查封、冻结被申请人威马两公司价值7652万元的财产。法院认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执行。
深陷巨额赔偿,资产被冻结,威马真的要变成“危马”了。
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威马,是如何走到衰落这一步的?
2015年,沈晖离开吉利,创立了威马。当时,造车浪潮兴起,超百家造车新势力成立。不差钱的威马,在其他玩家还在PPT造车时,2018年就实现了EX5的量产。
威马几个竞争对手,那时候都遇到了麻烦。蔚来正在产能爬坡,理想融资遇阻,大洋彼岸的特斯拉,刚刚爬出 Model 3(参数|询价) 的产能地狱。天时地利人和,威马EX5的销量遥遥领先同类车型,2018年交付了3844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
当时,沈晖不仅傲视“老气横秋”的传统车企,还瞧不起新能源领跑者特斯拉,认为特斯拉是“缺乏量产能力的公司,迟早是要被收购的”。
但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车市高速增长,威马汽车却并没有和部分友商一样实现销量的快速扩张,虽然威马也先后发布了EX6、W6、E5,涵盖SUV和轿车,但都没重现EX5的“销售冠军”。而曾经扛起威马销量大旗的EX5,如今也扛不动了。
2021年,威马汽车全年交付量4.42万辆,已和头部的蔚来、小鹏、理想拉开较大的差距。今年前11个月,在“蔚小理”和哪吒、零跑接连突破年交付10万辆的里程碑的情况下,威马汽车销量不增反降,仅卖出29437辆,同比下滑24.7%。
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提起蔚来是极致服务,理想是“奶爸车”,小鹏是智能化,而提起威马除了自燃,没有特征。
作为曾经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威马汽车其实早已身陷囹圄。公开信息显示,威马汽车在2019年至2021年间亏损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末,威马汽车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当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资本市场的持续输血,被认为是维持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威马汽车在2021年冲击科创板失败之后,今年6月再次递交了港股招股书,但到12月1日,该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威马不得不采取降薪降本计划,今年11月21日,沈晖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信,要求通过降薪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其中高层员工(M4及以上)降薪50%,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
销量日渐“掉队”,资本市场亦未获得突破,同时公司内部震荡导致人才也在大量流失,从2020年到2022年间,威马联合创始人陆斌;威马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原CRO(首席零售官)祁立人;原CRO唐军营等多位关键岗位负责人相继离职,威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015年至今,国内新势力造车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不少创业者从来势汹汹到黯然离场。
投资新势力就像在“赌马”,起跑阶段赔率很高,投资人会分散下注,到了比赛后半程,赛况明朗,投资人会押注在领跑的几匹马上,排位靠后的选手,自然难以获得支持。
曾经的尖子生威马,老款车型销量疲软,新款车型技术存疑,管理层动荡下,已不复当年雄风。
领跑者蔚小理甩开了威马一大截,后来者零跑、哪吒来势汹汹。沈晖曾把造车比做马拉松,已经落后主流新势力半场的威马,或许想靠IPO的机会,挥一挥鞭子,再次让马跑起来,但威马差的不止是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