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11月全系销售230427辆,同比增长134.3%。其中,乘用车包含出口在内共销售22942辆,同比增长136.5%。至此,比亚迪新能源累销突破310万辆,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相关资料图)
企及高点,一骑绝尘,比亚迪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上乃至全球市场已然一览众山小,但在12月8日,比亚迪高端汽车品牌仰望正式公布品牌标识,不禁让人有所猜疑,比亚迪到底要做什么?为何仰望?仰望谁?
仰望的由来
仰望汉语释义为抬头向上看;敬仰而有所期望。
12月8日,比亚迪高端汽车品牌仰望正式公布品牌标识。仰望标识灵感源自甲骨文“电”,曲折的字形就是最初的“电”字,宛如电光闪耀。“电”表明新能源的技术和产品路线;闪电线条干练,寓意产品的极致性能;触角向四方延伸,代表品牌对未知的无畏探索。
甲骨文“电”,开启了人类认识与探索“电”的历史。“电”推动了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电”仍旧是科技发展中的主角,持续推动科学技术迈向更高维度。
从过去而来,仰望从甲骨文“电”中汲取灵感和力量,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向汽车技术高峰不断探索。
为未来而生,仰望赋予“电”全新想象力,以颠覆性技术和产品,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安全、极致性能、极致体验。
被其仰望 何以高瞻远瞩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品牌1995年诞生于深圳,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按道理说这样的企业可以躺平,无需再涉及其他行业,比亚迪第一次高瞻远瞩,也就在同年组建了比亚迪汽车,在当时还是外资合资车独大,自主品牌车企只有靠代工和山寨的日子里,比亚迪却杀入中国汽车市场。短短5年后的2008年,就当其他车企在寻找燃油车的技术入股和买进现成的三大件时,比亚迪又一次高瞻远瞩开启了他的新能源之路。当年的F3DM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插混汽车。
10年后,也就是2018年,一个新名词“造车新势力”跃跃欲试的出现在了中国汽车市场,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2018年北京车展第1代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震撼登场,强大的气势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不过短短数年内,幸存下来者寥寥无几,出人头地者更是凤毛麟角,那些当年或怀揣梦想或资本驱动的创始人如今大多已经折戟沉沙。
而此时,比亚迪又一次开始高瞻远瞩,不同于大流的三电系统的堆砌,而是主流的研发,迈上三电主流研发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一路狂奔,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用了13年、从“100万到200万”比亚迪仅用了1年的时间,而从“200万到300万”,比亚迪仅仅用时半年。而就在今年3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正式停产燃油车的汽车品牌。从全球首款到全球首家,比亚迪走过了14年。
而如今,当新能源品牌正在谋划如何占领份额时,仰望品牌的发布再一次证明比亚迪高瞻远瞩,去冲击更高的市场,被众仰望,在于高瞻远瞩的目光和不随大流的决心。
仰望前车之鉴
仰望品牌产品预计车辆售价在 80万-150 万元,具体价格将在相关车型上市时公布。可能大家在看到仰望这个品牌定位的时候,都会嗤之以鼻,毕竟在比亚迪之前,已有不少国内车企试图冲进被合资品牌垄断的高端豪华市场,但大多都兵败南山,铩羽而归。
例如,在这一波新能源汽车风潮中,前途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经历就很典型。
2018年8月,前途K50(参数|询价)上市,补贴后售价高达68.68万元。如此高的定价,让消费者们望而却步,最终车辆滞销,公司资金断裂,仅一年后其母公司长城华冠就摘牌退市。到今年年中,前途汽车又重新回归,但其推出的名为“K20”全新纯电车型,售价只有8.68万至14.98万元,相比之前几近“脚踝斩”。
而目前,中国车企品牌向上的攻势大多数均在60万元以下,极少突破这一上限。例如北汽极狐、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及“蔚小理”等发布的高端车型,均在30万元-50万元区间,只有蔚来的旗舰车型最高售价设定在65.6万元。再往上,目前只有高合、广汽埃安和红旗的部分车款达到了80万元以上。其中,广汽埃安发布的纯电动超级跑车Hyper SSR,预售价高达128.6万-168.6万元,高合HiPhiX的旗舰车款售价为80万,但它们都没有在市场上形成什么声量。
底气加持 比亚迪实际是仰望自己美好的未来
作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品牌,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加速度”, 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成绩成正比,这背后离不开比亚迪黑科技的助力。其DM混动与EV纯电“两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坚持原材料安全与产品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以及先后推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DM-p王者混动、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比亚迪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凌和平表示:“截至2022年,比亚迪累计申请专利超3.8万件,授权超过2.6万件专利。比亚迪的专利创新指数在汽车品牌中已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标准化方面,比亚迪参与的产业标准已发布117 项,参与研制的电动汽车标准数量占据了我国电动汽车国家标准总数的80% 以上。”在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在现有“四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基础上,比亚迪还将带来另一项颠覆性的“黑科技”,为用户带来顶级安全守护,“为了用户安心,比亚迪将安全进行到底”。
对于仰望品牌,实际上是仰望自己的高端技术的应用。李云飞曾表示:“高端品牌将应用比亚迪最尖端的汽车技术,代表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的最强能力。”尽管,目前比亚迪方面并未透露新品牌搭载的平台和相关技术,但拥有造车企业与电池供应商双重身份的比亚迪,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为技术创新。
2020年3月,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在同等体积内嵌入更多电芯,大幅度提高电池体积的利用率。这不仅成为比亚迪的专利,更成为与宁德时代争抢市场份额的杀手锏;去年,比亚迪推出纯电专属平台“e平台3.0”,将新能源汽车制造进一步架构化和模块化;今年,为对抗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比亚迪推出电池车身一体化CTB(Cell to Body)技术,进一步拓展电动汽车的各项能力。
比亚迪上攻百万级车型市场的背后,不仅有平台的加持更有电池技术的支撑,相比其他依靠某德时代电池的车企,自身便为电池供应商的比亚迪更具优势。
比亚迪想要冲击高端豪华市场绝非易事,一方面要向已经成功的“守擂者”发起冲击,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目前有优势的中低端车市阵地,应对如特斯拉这样的从高端往低端打的强大对手。
但我们不能否认,比亚迪此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状况,有点像二十年前中国汽车市场刚开放的时候,进口和合资汽车高傲的“三大件”自主集一身,被自主品牌所仰望,何时比亚迪在高端市场被仰望,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