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终于要开始收割了么?”
(相关资料图)
“涨幅高达87%,新能源车主吐槽:充电太贵了。”
“折腾俩月,给电动爹装了个充电祖宗。”
如今,抱怨充电难、充电贵的车主越来越多。曾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费用虽比市区的高,但平均1.8到2元每度的充电费,换算到1度电七八公里的里程,还是比燃油车便宜多了。
但如今,郑州,上海,重庆,一个个大城市;浙江,广东,山东,一个个经济大省,充电桩都在涨价。有媒体报道,这一轮充电桩电费涨价的幅度有些惊人,有上海车主抱怨:“以前1.15元,现在涨到2.05元,快翻番了。”
郑州几乎所有的充电桩都涨价了,“深夜23点-次日7点的“谷价电费+服务费”已经从原来的0.45元上涨至0.73元,涨幅达62%。”有车主疯狂吐槽:“油电同价指日可待,韭菜长势喜人,到收割的时候了。”
对电价抱怨最多的,当然是网约车司机,许多网约车司机,为了生计,不光每天要跑几百公里,晚上还要靠廉价电压缩运营成本。如今随着廉价电的消失,本就不高的收入又要缩减了。曾有媒体报道,因为江苏充电便宜,不少安徽车主经常奔袭几十公里跨城充电。
如今,大众认为的逻辑是,电动车渗透率高了,充电桩企业布局了这么多年,苦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收割群众”了。
对此,本文认为,从产业逻辑来分析,“收割群众”的现象,不过是现阶段中国新能源市场中补能环节的尴尬缩影。
01
充电与换电,此消彼长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如何补能一直是贯穿行业的一条重要暗线,而两种补能方式,即充电与换电,又是决定新能源车渗透率速度以及消费者体验的关键一环。
如今,提到换电模式,我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蔚来,但实际上,换电模式的鼻祖,是2013年早已宣布破产的BetterPlace。
当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是,挡在产业面前的,是三座大山——价格,续航和补能效率。
对车企来说,大规模建设补能网络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大规模布局的前提是强大的规模效应,否则就会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必死。
于是,在产业兴起初期,来自以色列的创业者赛·阿加西发明了“换电模式”:通过车身和电池分离的方式来降低电动车的一次性购买价格,再通过换电站来提供高效便捷的补能服务,三分钟就能换出一块电池,从而打消人们的续航焦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了雷诺之外,其他车企对阿加西的计划并不感冒,而国内的比亚迪更是明确反对换电模式。而且消费者也没有这种新颖的模式对电动车另眼相看。
相反,由于BetterPlace却由于重资产运营导致入不敷出,当时每一座换电站要耗费600万美元,最终,BetterPlace在2013年宣告破产。
当然,换电模式破产的根源还是理念过于超前,由于但是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换电模式又是重资产运营,无法摊薄成本,最终先行者BetterPlace只剩一地鸡毛。
换电模式失败后,充电模式成为主流。
在2014年前,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都是由国企承担,2014年之后,充电桩开始向民营资本开放。2015年,充电桩国标正式发布,迅速掀起了一轮轮投融资热潮。
单看商业模式,充电桩行业并不复杂:从上游购买设备,然后建设充电站,最后向车主收取电费和服务费,盈利的关键点在于服务费、周转率以及规模效应。这么做看起来似乎充电比换电更具优势,但更大的“陷阱”还在后面。
但在本质上,充电桩运营属于租赁经济,干的是重资产、重运营、回报周期长的脏活累活。一方面,无法通过技术和品牌获得溢价,甚至会进行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车主在不同平台之间的转换成本非常低,无法形成忠诚度。
起初,国家放开充电桩市场,也是为了充电桩的覆盖率,但是骗补在所难免,一些公司虽然扩大了供给侧的规模,但是投放速度远远高于新能源车销量,导致大量充电桩闲置,平均使用率只有3%到5%,这样的使用率几乎不可能盈利。
而为了压缩运营成本,许多公司只好减少对充电站的常规维护,导致坏桩、闲置桩数量越来越多,比如,2016年,有人惊讶地发现星星充电将20多台充电桩建在了北京南六环外的菜园子里。
由于迟迟无法自我造血。终于,在2018年,一大批充电桩公司破产,小公司被大面积淘汰,剩下的龙头公司也在苦苦硬撑。
以特来电为例,虽然特来电在2019年就宣称公司达到了盈亏,但从实际的财报中可以发现,特来电一直在亏损,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5亿、-2.69亿和-1.35亿,合计亏损了5.69亿元。
正是因为补能市场的发展迟迟不到位,消费者才有深深的续航焦虑,于是,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企业开始研发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电池技术,很快,车企也掀起了续航军备竞赛,续航数据从400公里一路上涨到700-800公里,此外,许多车企也对消费者许下“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诺言。
然而,问题并未因此得到解决,反而牵引出更大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车主的日常通勤距离都不会超过50公里,高续航的军备竞赛带来的是资源浪费与资产浪费,花大价钱买大电池,每天回家还剩70%续航。
其次,快充技术对电网的考验则非常明显,一根300kW的直流充电桩,能吃下一整栋居民楼的配电量,经济和电网欠发达地区电力部门压力山大。
终于,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了:曾经因低成本而率先发展的充电,为了追赶加油的补能体验,竟然要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体系付出高昂成本进行改造。如今,车主们抱怨的电费涨价,不过是这一局面的缩影。
02
充电桩企业的苦日子,换电模式的好日子
产业发展的逻辑从来都是在动态变化中寻找最优解的。
曾经,为了缓解补能焦虑,BetterPlace打响了换电模式的第一枪,但随后充电模式大行其道,但换电并未消失。如今随着充电模式愈发困难,或许换电模式将有机会重新崛起。
提起换电,绕不开蔚来,这也是蔚来的金字招牌之一。
相比于BetterPlace的1.0版本,主打“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蔚来推出了一种更清晰可行的2.0模式:电池从整车中剥离,由车企、电池厂、金融机构等共同成立的“电池银行”持有,电池银行从车企或者电池厂手中购得电池,并将电池租给车主。
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减少了一次性购车支出,补能体验更佳,对电网而言,换电无需快充,造成的电网瞬时冲击小,换下的电池还可作削峰填谷的储能电池所用,提高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使用率。
尽管看起来很美好,但是这种由车企主导的换电模式存在明显的问题:蔚来的电池包规格无法被其他车企接纳或者兼容,因为建设速度慢,规模效应不强导致换电业务毛利不好看。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不认可新能源车,到今天保有量和补能效率之间的错位。仅靠充电模式成本高昂,相比之下,换电模式虽然建设成本高,但是利用率高,对电网冲击小,还能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或许将重新焕发新生。
但是换电模式如果想要迎来爆发,关键还在于,谁来统一电池标准?
如果是车企主导,则必然会陷入“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局面,不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还会增加车企成本。
目前来看,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来推动发展最有可能,也最有希望成功。
2022年1月18,宁德时代发布换电品牌乐行换电,不同于蔚来的底盘整包换电,宁德时代采用小电池包设计,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车企定制化电池包的研发成本,从而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电池银行实现车电分离,能够降低购买门槛,也有望激发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正所谓,此消彼长,各领风骚,如今随着充电模式难以形成正向循环,蛰伏已久的换电模式或许将卷土重来。充电桩企业的苦日子,没准儿是换电站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