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上个月前脚刚刚官宣与大众合作,小鹏用4.99%的股份和小鹏G9平台相关的技术拿到了来自大众集团高达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的巨额投资。不仅将小鹏从G9的“滑铁卢”失利中拉回正轨,账面还多出了不少现金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小鹏就“按捺不住”又宣布了与滴滴进行战略合作,在何小鹏投入小鹏汽车和纽交所上市的同一天,给小鹏汽车自己又置立了一块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上次小鹏与大众的合作是大众拿7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换取小鹏的技术和4.99%的股份。而小鹏与滴滴的合作则是滴滴用智能汽车相关技术、人员等资产换小鹏的股份。
具体的合作方式从小鹏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小鹏将首批增发3.25%的A类普通股,“打包”收购滴滴旗下的智能电动车项目相关资产、研发能力和人员团队,可以从公告中发现小鹏汽车本次并购并不涉及现金交易,而是通过向滴滴发行股份的方式,用股份换技术。即小鹏汽车只需要增发新股份,不需要动用公司内重要的现金流和资金池,而滴滴将会成为小鹏汽车的重要股东之一。
至于小鹏汽车为什么会选择用宝贵的股份换取滴滴的技术?
第一点原因在于滴滴缺造车资质
滴滴其实早在2020年就与比亚迪合作定制了首款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型——D1,这也是被大家公认为滴滴造车的起步。次年滴滴内部正式把造车业务称为“达芬奇”,并为造车业务招聘的员工规模一度高达1700人。同时滴滴也在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切都十分顺利的时候却突遇大变故,就在成功上市后的第三天,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原因是: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称,滴滴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对违法行为负主管责任,一下子就让滴滴整个集团跌入谷底一般。
而滴滴在就算遇到如此重大打击下却仍然没有放弃造车的计划,继续顶着亏损“烧”大量资金和人力进入造车计划上。但是“双资质”政策不仅代工企业需要有生产资质,委托方也要有。滴滴造车业务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不能再依靠代工挂牌上市,而滴滴的造车业务此时成为滴滴内部看不到上市希望的半成品急需脱手。
而根据媒体沟通会上小鹏董事长何小鹏透露:滴滴造车已经投入“大几十亿”研发出了一个完成度很高的准量产A级车型,对小鹏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产”。当然,小鹏也不想仅仅当一个“接盘侠”,而是希望深入挖掘滴滴的潜在价值。
何小鹏透露,“MONA”产品上市后,预计于2024年量产,初始目标年销10万台。而滴滴也需要帮忙卖车,“如果MONA年销量超过10万辆,小鹏将提供额外的对价股权。如果连续两年的最高年销量达到18万辆,滴滴获得的最高股权比例可以提升至5%。”所以滴滴在放弃了造车的负担后,也能更专注于软件方面将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舱、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况且小鹏在智驾技术上丝毫不弱,在智驾领域上的小鹏城市和高速XNGP的实力可谓是有目共睹,这些离不开小鹏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上的灵魂人物——吴新宙,不仅全面主导了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路径与高速和城市NGP的落地,并为小鹏搭建了智驾核心团队与架构。虽然最近宣布跳槽到英伟达担任自动驾驶产品主管后,大家纷纷为小鹏感到惋惜时。吴新宙竟然发微博“吐槽”到了英伟达还是为小鹏打工。而如今有了滴滴智能汽车团队的加入下,相信小鹏的智驾技术又能更上一层楼。
图从左往右为何小鹏(小鹏汽车CEO),吴新宙(原小鹏驾驶主导人),黄仁勋(英伟达创始人)
第二点就是小鹏在有了技术后,接下来小鹏是看上了滴滴出行作为“网约车”巨头拥有海量的真实道路数据,特斯拉能成为自动驾驶的佼佼者离不开全球300万辆销量的背后能带来的海量真实道路数据支持,而滴滴虽然手握庞大的数据却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一朝被蛇咬过”真实的道路数据属于“敏感机密”不能随意透漏给外国企业,这些数据正好是自动驾驶急需的资源。
写在最后
小鹏与滴滴的合作,其实就是滴滴缺乏造车资质而不得不将技术变现的无奈之举。而小鹏正好对滴滴手里的数据和技术感兴趣,从长线发展来看。这次合作对双方都意义重大,小鹏和滴滴合作MONA车型上市后,大家觉得会不会能如期完成10万的年销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