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看:王传福得意、李书福苦笑、魏建军强撑!车圈三大佬财报交卷

  • 发表于: 2023-04-03 21:29:54 来源:爱卡汽车网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资料图】

作者 | 迩言

编辑 | Juice

自主三强座次调整,比亚迪首次登上头把交椅!

随着长城汽车最后交出成绩单,三家头部自主车企吉利、比亚迪、长城的2022年财报被清晰摆在明面上。整体上看,民营三强的财报数据都是可圈可点的,三家营收均达到了千亿元。

2022年比亚迪营收为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吉利汽车营收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45.6%,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8.5%;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同比增长0.69%,归母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

综合财报信息来看,民营三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比亚迪的财务状况最为积极,营收超过了长城和吉利营收的总和,一年盈利甚至是比亚迪前五年总和,销量也居榜首。而另外两家,吉利虽然营收、销量高于长城,但净利润却远远落后,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而长城虽然整体毛利率高于比亚迪和吉利,但却是唯一一家销量骤减的车企。

那么各家财报具体反映出哪些信息?谁赚最多、谁花钱最凶,谁又将如何改变?车东西通过一番梳理,找到了答案。

比亚迪、吉利、长城2022财报对比

一、营收正增长 比亚迪超吉利长城总和

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的全年营收为424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6.22亿元,两组数额都超过了吉利、长城两家总和。比亚迪营收近乎翻倍的增长也使比亚迪增速遥遥领先,达到了96.20%。

长城、吉利虽然没有比亚迪那样高调,但依旧有不少亮点。虽然吉利汽车营收达到1480亿元,比长城汽车(营收1373亿元)高了100亿元左右,但长城汽车归母净利润为82.66亿元超吉利汽车(净利润52.6亿元)30亿元。营收增速方面,吉利增幅明显高于长城,说明吉利增长潜力较大,长城营收则较为稳定。

在销量方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2022年销量分别为186.85万辆、143.3万辆和106.17万辆。其中,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同比增长152.5%和8%,而长城汽车2022年度总销量为106.17万辆,同比下降17.11%。

从整体毛利率上看,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毛利率都呈正增长,分别是19.31%和17.04%,其中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更是达到20.39%,而吉利汽车整体毛利率则是负增长,为14.10%。

在研发投入方面,比亚迪、吉利、长城研发投入分别为202.23亿元、84亿元、121.81亿元,比亚迪最“豪横”,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31%。

二、比亚迪领跑三强 吉利长城自顾不暇

从财报上看,这三家自主车企营收和利润虽然都保持增长,但由于销量、毛利率等不同已经走上了两极分化的道路。

1、比亚迪一年赚够五年钱

要问这民营造车三强谁赚钱最狠?毫无疑问是比亚迪。

相较于吉利和长城一千多亿元的营收,比亚迪的全年营收已突破四千亿元大关,较2021年营收2161亿元来说,可谓实现了翻倍增长。

划分比亚迪全年营收来看,汽车相关业务收入达到了3247 亿元,占总营收76.6%,同比增速为151.78%。而作为另一盈利板块,比亚迪在手机相关业务收入为988 亿元,占总营收23.3%,同比增长14.30%。再结合毛利率,比亚迪的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了20.39%,逐渐向特斯拉的26.2%逼近,而比亚迪手机平板组装代工业务只有6.1%。

比亚迪营收业务构成

可见,汽车业务成为了拉动比亚迪2022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更令人惊讶的是,比亚迪净利润已飙升至166亿元,相比2021年净利润30亿元来说翻了4.5倍,甚至超过了前五年净利润总和。

比亚迪2022年归母净利润超过前五年总和

究其原因,车东西发现比亚迪利润的狂飙与其产品向新能源转型密切相关。

自2022年3月起停产燃油车后,比亚迪也没有了左右手互搏的风险,专心致志搞新能源车,实现了改头换面。

据钛媒体报道,2022年新能源车186万辆的销量为比亚迪送来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也带来了2801亿元营收,在2021年新能源车860亿元营收的基础上增长了两倍多,新能源车对的收入贡献,也从40%提升至66%。

2、吉利增收不增利

相较于比亚迪的销量、盈利双丰收,吉利、长城显得低调许多。

吉利汽车总营收近1480亿元,比2021年的1016亿元出头增长了约46%。此外,吉利销量为143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仅占32.87万辆。

整体看上去成绩尚可,但事实上吉利已经处于风险中。吉利是这三家车企中唯一毛利率下降的车企,整体毛利率仅为14%,同比下降3%,在近五年毛利率达到最低。

吉利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近五年最低

对此,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CFO戴庆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由于电池等原材料价格猛增,新能源订单占比增多,影响了集团成本。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吉利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新能源销量规模较小,辐射效益弱,新能源销量甚至不到整体销量的1/4,因此解决投入产出比例失衡问题、提振销量是吉利的当务之急。

3、长城销量渐颓

长城汽车则将吉利的剧本反过来,尽管长城整体毛利率是19.31%,同比增长3%,高于比亚迪和吉利,但长城汽车的销量却是三家中最低的,且远低于长城汽车前两年销量。

长城2022年销量较2020年、2021年明显下滑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产销分别是111.16万辆和106.17万辆,分别下滑13.94%和17.11%。此外,长城汽车还面临库存积压的威胁,长城汽车库存车数量达到8.51万辆,同比增加了49.73%。

可以看到,长城销量颓势尽显。或因为相比之下长城汽车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尽管营收、利润、整体毛利率实现了增长,但是销量大幅下滑也反映出了长城市占率降低,逐渐落后于这场车企马拉松里。

三、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比亚迪花钱最凶

稳定且持续的研发投入是车企能够深耕新能源领域的底气。

即使交出了不同的成绩单,“比吉长”这三家在研发投入上都是肉眼可见的卖力。

比亚迪是这三家企业中“最舍得花钱”的车企,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不可不谓财大气粗。

比亚迪2022年研发投入202.23亿元

而该资金也被用于11个电池、电机、电控等研发项目中,比如应用在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上的刀片电池技术,搭载在比亚迪海豚(参数|询价)上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搭载在百万豪车仰望上的易四方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智慧“云巴”技术等。

长城汽车的研发经费排在了第二名,投入经费121.81亿元,用于在纯电、混动、氢能三方面的布局,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8.87%。官方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授权量也取得了突破,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

长城汽车2022年研发投入121.81亿元

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

而吉利汽车也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持续投入,全年投入84亿元进行研发,研发金额同比增长51.2%。

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研发的全新一代“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已在博越L(参数|询价)上实现上车,智能座舱方面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银河N OS已实现量产搭载,在高精定位方面,吉利自研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已通过车规级认证。

四、比亚迪吉利子业务筹备IPO 长城任重道远

对于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三家负责人也都进行了说明。

不同于网络上盲目冲击400万辆销量的传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制定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全年发展目标:2023年底前比亚迪要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比亚迪的对手或许只有大众中国。

在财报会上,王传福也提到了比亚迪接下来的全球扩张计划,他表示比亚迪电动大巴已经在美国销售,乘用车板块,比亚迪目前乘用车进口到欧洲、东南亚和南美,目前没有在美国销售乘用车的计划,也不会收到制裁。此外,王传福还表示,比亚迪将继续进行半导体业务的IPO,找有吸引力的市场完成上市。

针对吉利毛利率下滑,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吉利不会为了营利去打价格战,而是会持续品牌向上,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吉利方面明确了今年KPI:吉利汽车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较2022年翻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提升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占有率。公司也已经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进行降本,该技术已在极氪009上应用,未来将扩展至所有车型。

极氪009的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

吉利方面还透露,极氪赴美IPO正在走审批程序,将会努力完成上市。

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认可长城2022年单车平均售价、毛利率上的成功的同时,对2023年提出了4个小目标,即160万辆的总销售目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在60万辆左右)、海外销售额达到25万辆、60亿元水平线上的预期净利润。但在这个“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大逃杀”的环境中,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

2023年长城汽车将陆续投放十余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哈弗H-DOG、魏牌蓝山DHT-PHEV等产品,且长城官方也表示未来五年将在产品、营销、市场、研发四大层面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无论是发新车还是增投资,长城已经处于亟需向新能源转型的阶段。

魏牌蓝山DHT-PHEV

结语:新能源、智能、高端是关键

2022年的财报,对于民营三强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或许在背后,只有比亚迪一家能够笑得出来,长城和吉利虽然成绩也很好,但较“迪王”来说,总会有些方面拖后腿。整体看,三者最为清晰的差距恰恰就是新能源渗透程度、智能化水平、高端化程度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更是这三家车企在2023年必须深耕的课题。

希望在残酷的竞争中,各家车企都能铆足了劲跟上步伐,这样中国民营三强的相互竞争与促进,才能带动整个国产汽车生态的有序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