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8日),随着长城汽车对外公布其2月份的销量,头部中国品牌2月份销量排名也随之出炉。给大家划一下重点:绝大部分车企都是“涨”声一片,且单月销量破10万辆。比亚迪蝉联单月销冠,长安稳定输出,吉利与奇瑞差距不大,长城依旧处于“筑底”阶段。下面,就跟《车壹圈》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榜单的情况吧。
比亚迪:领先优势明显
(资料图)
数据显示,比亚迪2月份累计销量达19.36万辆,同比增长112.6%,蝉联单月新能源销冠。其中,DM车型销量超10.1万辆,EV车型销量超9.06万辆。具体来看,汉家族销量为1.23万辆,唐家族销量为1.2万辆,秦家族销量为3.05万辆,元家族销量为3.36万辆,宋PLUS(参数|询价)车系销量为3.79万辆,海豹与护卫舰07销量分别为7754辆与6429辆。
对于比亚迪2月份的销量表现,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一方面,王朝与海洋网旗下车型表现强势,销量环比增长超28%。尤其是秦PLUS(参数|询价) DM-i冠军版变相“官降”之后,堪称10万元级家轿市场“卷王”,轩逸(参数|询价)、朗逸(参数|询价)绝对倍感压力。预计在接下来的日子,秦家族销量上升会非常明显。另一方面,腾势与出口表现也不俗。腾势D9(参数|询价)系列单月销量超7千辆,成交均价超41万元,助力品牌向上。同时,2月份出口也达1.5万辆,全球化也逐渐迈入了收获期。
长安:稳中有进
数据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月销量达16.3.1万辆,同比增长超50%,位居中国品牌第二位。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超11.76万辆,同比增长超68%。具体来看,CS家族单月销量超3.76万辆,轿车系列销量超1.5万辆,UNI序列销量超2.78万辆。欧尚品牌销量达1.85万辆。长安凯程单月销量超1.7万辆。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新能源单月销量超2.05万辆,同比增长超103%。此外,海外出口辆也达到了1.87万辆。
从长安2月份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依旧是“稳中有进”。一方面,在长安汽车、欧尚汽车、长安凯程等品牌的带动下,整个销量基盘非常稳定。另一方面,在深蓝SL03、长安糯玉米等车型的助力下,长安新能源销量同比翻倍,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未来,随着深蓝S7、长安智电iDD家族的带动下,长安新能源的表现也将更加值得期待。
奇瑞:持续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奇瑞集团2月份累计销售汽车达10.38万辆,同比增长71.9%,连续9个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具体来看,奇瑞品牌销量为7.47万辆,星途品牌销量为5056辆,捷途品牌销量为1.64万辆。值得一提的是,瑞虎8(参数|询价)、瑞虎7(参数|询价)、捷途X70(参数|询价)系列三款车型月销过万辆,稳居SUV头部阵营。
从奇瑞2月份的表现来看,还是值得点赞。数据不会说谎:连续9个月月销破10万辆,2月销量几乎以10倍于行业平均增速,且旗下主要乘用车品牌同比增速均超50%,强劲增长的态势足以让业界羡慕。同时,在2月份,奇瑞集团旗下星途瑶光、瑞虎9、捷途旅行者三款新车进行了首发/上市,未来有望带动销量新一轮的增长。不过,对于奇瑞而言,重点还是出口,这也将成为其能否实现今年小目标的关键之一。
吉利:新能源有起色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月销量达10.87万辆,同比增长约39%。其中,新能源单月销量达23283辆,环比增长111%。海外出口达1.75万辆,同比增长约78%。具体来看,吉利品牌销量达9.03万辆,几何纯电系列达1.52万辆,领克品牌达1.2万辆,极氪品牌达5445辆。
从吉利2月份的表现来看,新能源以及出口依旧是亮点。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大幅攀升,环比增幅直接翻倍。当然,这里面离不开几何系列以及极氪品牌对销量的贡献。随着中高端新能源序列——吉利银河的发布,吉利在新能源的布局更加清晰有规划,未来市场表现更加值得期待。同时,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今年也将为吉利汽车带来可观的增量。
长城:持续筑底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月份销量达68209辆,同比微跌3.65%,环比增长10.87%,整个集团销量依旧处于“筑底”阶段。具体来看,哈弗品牌单月销量达3.91万辆,WEY品牌销量为1072辆。长城皮卡销量达1.71万辆,同比增长超47%。欧拉与坦克品牌单月销量分别4475辆与6344辆。此外,长城汽车2月海外销量达1.36万辆,新能源单月销量为8340辆。
从长城2月份的表现来看,整个销量持续“筑底”。对于这样的市场表现,也可以理解,毕竟长城目前处于燃油与新能源的产品交替期。细看销量结构,哈弗、长城皮卡销量的基盘依旧比较稳定,这是长城坚实的护城河。据悉,3月10日,长城汽车将举办新能源干货大会,届时在产品技术、战略布局等方面应该会有大动作。未来,一旦有节奏的推进之后,终端市场应该就会反应。因此,理性的看待长城销量短期的波动,深蹲之后的跳跃,非常让人期待。
《车壹圈》认为,从头部中国品牌2月份的市场表现来看,基本上实现了今年的“开门红”,与预期大致相符合。不过,时间来到3月份后,整个车市在“降价潮”的影响下,火药味变得非常浓,尤其来自于合资品牌的反攻,一定程度上会让中国品牌面临不小的市场竞争压力。“自主与合资必有一战”不是空话,或在2023年正式打响,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有可以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混战中活下来,期待中国品牌能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