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人们挥手告别2022年,面对崭新的2023年,一切归零重新出发,车市亦是如此。从1月1日零点起,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正式退场,延续了13年的“国补”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车市迎来一片震动,那么后补贴时代,众多新能源车企们该如何应对呢?
开年即涨价,新能源车市迎震动
关于“国补”退场,早在2020年,就定下了补贴政策实施期延长至2022年底,当按下补贴倒计时键,为抢抓最后一波政策红利,车企们不遗余力开启了一场限时促销大战。于是我们看到,从2022年四季度伊始,几乎所有新能源企业都进入到促销模式,“锁单锁补贴”、“限时保价”成了门店销售们的“口头禅”。
(资料图)
进入到2023年,车企们也“如约”官宣了旗下车型的涨价区间,比亚迪热销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新价格将于1月1日零时起生效;上汽荣威旗下插混、纯电车型价格上涨5000元-8000元;奇瑞小蚂蚁(参数|询价)、无界Pro上涨3000元-6000元;上汽大众ID.3(参数|询价)入门版涨价1.3万元,其余车型均涨价6600元;长安深蓝SL03(参数|询价)纯电版涨6000元,增程版涨3000元。
涨价舆论预埋已久的众多新能源企业选择在2023开年即官宣涨价,其实这也是企业们无可奈何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官宣涨价的车型中,涨幅在2000元-8000元不等,而“国补”离场实际匹配的金额在1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企业们选择将部分成本分摊给消费者,而非全部。
买车君采访比亚迪销售门店,相关人员告诉买车君:“比亚迪是第一个官宣涨价的企业,从效果上来看,选择年底保价的用户不少,但从我们店来看,开年这几天的订单也没有明显减少,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能够接受这个涨幅的。”
保价、促销,这些企业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涨声一片的新能源车市中,总有一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之,截至发稿,已有不少企业推出了“保价”政策,赢得消费者点赞、好评,那么这些企业为何愿意自掏腰包降低利润呢?
2022年12月31日,魏牌官宣自1月1日起(含)订购旗下插电混动车型的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差额由魏牌承担,每款车约合4800元的差额由魏牌“消费”;小鹏汽车也第一时间推出保价政策,各车型从1月1日起的零售价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价格保持一致,每辆车的补贴差额在10080元-13860元不等;零跑也承诺旗下C01车型国补金额由企业兜底,并退出金融贴息、全系至高优惠1万元等限时权益。
在小鹏汽车的社交媒体留言区里,消费者们点赞了小鹏汽车的做法,纷纷表示“小鹏汽车这波大气”,站在新能源国家补贴离场的十字路口,像小鹏汽车这样的企业,选择自掏腰包承担补贴差额或延长优惠的初衷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一位新能源企业门店销售向买车君表示:“现阶段承担补贴差额的企业选择比较安稳的营销策略,但它们能补一年?两年?最终还是会由消费者承担一部分的。”
掀起年末降价促销狂潮的特斯拉惊现“迷之操作”,特斯拉两款国产车型没有涨价反而推出“新年大礼包”,限时保险补贴4000元,限时交付激励6000元,刚刚公布的年度交付报告中,特斯拉在2022年累计销量达131万辆,但未完成年度销售额增长50%、年度销量超越150万辆的目标。
对于特斯拉另类降价的做法,门店销售表示:“其实也是维持了2022年底的优惠力度,相比优惠,特斯拉的优势在于不管是3还是Y,基本上都有现车,这点对于年末促销或是现在而言,是非常打动消费者的。”
销量与利润博弈,车企们需要找到平衡点
回顾过去数年,新能源补贴功不可没,对于市场提升度、降低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补贴产生的积极影响造就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如今的繁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全年有望超过660万辆,比2021年的352万辆增长近一倍,市场占有率也达到25%。
从政策驱动转型市场驱动也是2023年的关键词,企业们对成本利润的把控需要重新计算,并且会有一段时间的阵痛期,但这个过程在国家补贴政策出台的时候就已经特别明确地提出来了。从目前官宣涨价的企业中分析,强势品牌与资金储备雄厚的企业不约而同选择涨价,而为了市场占有率和提升份额的企业选择“限时保价”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补贴退坡的影响,新能源企业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仍会是不少企业的痛处,而在越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新能源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那么,有意向在2023年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们,何时才是最佳时机呢?买车君认为,春节前不少企业会推出新春优惠福利,这段时间购买新车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