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新能源车已是国家战略,然而对于蜂拥而入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命运却各不相同,滴滴正是那些失意者中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的主营业务涵盖了公共出行、货运、自动驾驶、金融服务等。虽然没有官宣造车,但滴滴要造车,在行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相比众多跨界而来的新势力,滴滴和汽车行业的联系显然更加紧密,不少整车企业、汽车相关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是滴滴的重要合作伙伴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滴滴造车起大早赶了晚集
早在2016年,滴滴就成立了自动驾驶部门Voyager,同年6月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预约试乘体验;2018年4月,滴滴更是联合31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洪流联盟”,滴滴CEO程维承诺坚决不造车;2018年5月,滴滴和理想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桔电出行”;2020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发布;同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北汽集团合作推出的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车首次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亮相;到2021年,传出滴滴单独成立了造车项目,内部代号为“达芬奇”,据内部员工爆料,目前团队规模已达2000人。至此,滴滴造车终于走向台前。
滴滴被曝出启动“达芬奇”造车计划的时间点是在2021年4月,此时距离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仅有不到三个月时间。让人有理由怀疑其独立造车的动机并非这么单纯,或是为了滴滴出行IPO上市路演做准备,以此来达到抬升估值的目的,是一场妥妥的资本游戏。
投机取巧的上市之路,继而导致滴滴自身问题不断,为其造车之路增添上了一道道阴霾。滴滴违规上市以后,随即遭遇有关部门重罚,不仅APP长期下架,并被处以80亿人民币罚款,最终宣布退市并无限期搁置重新上市的计划。截止目前,滴滴在OTC场外交易市场的市值相比上市高点已经跌去90%,同时大量业务收缩,面临巨额亏损,资金流持续减少,这对于堪比“吞金兽”的造车项目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造车的风口期已经过半。随着比亚迪、吉利、广汽、长安、长城、奇瑞等传统车企开始持续发力新能源车市场,新势力车企的高速增长逐渐放缓,在新能源车销量上逐渐落后于传统车企,在2022年1-9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中,仅有两家新势力车企勉强上榜。种种迹象表面,新势力造车的行业红利期基本已过,接下来市场将逐渐从蓝海转入红海,进入刺刀见红的拼杀阶段。此时入局造车,就好比弱冠的少年初次进入残酷的战场,将要经历的磨难可想而知。
滴滴造车之路波折不断
滴滴的造车之路也并不平坦,其面临着互联网企业造车的共同问题,目标非常高远,行动起来往往步履维艰。2018年,滴滴宣布和理想合作成立桔电出行,计划定制一款纯电MPV,后因双方理念分歧迟迟未能量产,合资公司也在2022年申请破产;2020年,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D1电动汽车,目前仅在少量城市开展试运营,至今鲜为人知。
从上市车型的技术水平来看,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这款车无论是设计还是动力电池续航,与当下的主流电动车相比早已落伍。其NEDC续航里程仅为418km,能耗12.8kWh/100km,尚未厉兵秣马,就输了一半。
在新车方面,据滴滴内部员工透露,“滴滴目前有两款车型在同步研发,一款是ToB的产品,另一款是ToC的产品,两款都完全是滴滴自己的车。”ToC的新车型预计在明年推出,主打20万以下的轿车市场,初期主要靠差异化定位来培育市场。
相比滴滴新车的技术指标,我们更关心新车的制造问题。早在数年之前,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大门就已经关闭,对于新造车品牌而言,想要造车只有两条路,一是找有资质的企业代工;二是收购已经拥有生产资质的车企。现阶段各大车企的产能基本都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提升代工产能对于滴滴绝非易事;至于另一条路,传闻滴滴收购江西赣州车企国机智骏,但至今未被证实。如果新车产能不能得到快速提升,即便产品力得到实质性提升,也是空中楼阁。
互联网基因是砒霜还是良药?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互联网企业吃相难看一直以来都被热议,滴滴出行平台抽成过高的问题就经常为人所诟病。滴滴造车是否会重新拿起镰刀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巅峰时期拥有超过3000万注册司机、过百万直营司机的滴滴,在新车硬件和技术都不占优的阶段,是否会依托平台优势,强制要求在运营或者新加入的司机购买/租赁新车呢?答案不言自明。
据车友爆料,滴滴在运营的D1网约车能够享受40分的运营加成,获得平台的派单倾斜,以此保证稳定的订单量和收入。另一方面,随着滴滴对于网约车可运营车辆标准不断施加限制,更多的车辆可能因为“不能满足良好的乘车体验”而被平台淘汰出局。如果司机想要继续运营网约车,最稳妥的方案无疑只能是租赁滴滴的直营车辆。
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上来看,我们国家不管是地方政府层面还是中央层面,都在三令五申不要与民争利。滴滴作为行业领先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如果执意将造车事业与网约车运营挂钩,难免再次踩上高压线,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写在最后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就给滴滴造车做出悲观论调。尽管滴滴造车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但作为网约车领域的“头号玩家”,滴滴和汽车行业联系紧密,合作造车能够产生更多想象空间,车企也乐于与滴滴进行合作;新车在ToB的网约车销售/租赁端能够实现自产自销,只待App下载/注册限制放开,即能持续产生稳定的需求;ToC市场可以依托网约车的存量用户进行转化,在获取用户方面相比新势力车企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依托滴滴自有车辆在网约车租赁市场的持续运营,能够产生海量复杂道路的智能驾驶数据,为滴滴自动驾驶的不断进化提供大数据支持。相比个人车主相对固定的点对点数据,网约车大量的随机行车数据对于自动驾驶的研发更有意义,有望助力滴滴成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领头羊。
总的来说,滴滴造车这场波谲云诡的大戏已经拉开帷幕,滴滴造车事业在面临重重挑战的同时,又充满着机遇,究竟是重蹈乐视曾经的覆辙,还是成为下一个传奇,我们当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