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鲁迅先生准备买车,他会怎么看待造车新势力?
虽然不知道,但是可以猜。毕竟鲁迅说过: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020年应该是造车新势力最高光的一年。
这一年,股市长红、量产纷纷兑现、特斯拉国产,新势力CEO们像流量明星一样众星捧月。
然而不管怎么折腾,共识颠扑不破——纯电汽车是未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适合现在。
一切忽略时间成本的过渡,都是扯淡。
2021年是自主造车混合动力技术元年。这一年,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纷纷发布各自的混合动力技术品牌。
这是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结果。
政策面,2020年国家新能源2.0路线图发布,PHEV重塑了“政治地位”。
市场面,随着纯电车渗透率的提升,续航、补能的需求与动力电池发展,车桩比之间的矛盾凸显。
如果纯电车市场份额超过30%,在当前的配电条件下,对电网系统的考验将史无前例。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技术元年之后,当然会迎来产品大年、销量大年。开年伊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迅速出圈。
2月,比亚迪DM-i车型销量占比首次超过了纯电车;而首搭长城智能DHT的魏牌,则实现2月环比逆势增长14.6%。
无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蓝海正在形成。
纵观新势力造车的技术路线,除了极少数几家选择了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增程式以外,绝大部分主攻纯电路线。
原因就在于纯电车结构相对简单,技术要求远低于PHEV路线。
传统的PHEV车型基本上都是油车的底子,为了应付政策,就加了一块够50km纯电续航的电池包。
这类PHEV车型的产品体验不佳,一旦电量将尽,增重300kg起步的车重会让油耗不降反升,且驾乘体验非常一般。
但PHEV阵营也在分化,传统的PHEV车型在式微,新一代PHEV车型开始走俏。
一批比肩甚至超越日系混合动力的设计方案,在一流硬件的加持下,纷纷落地。
比如,比亚迪的DM-i和长城的DHT都采用了串并联模式。
在具体结构上又有所不同,前者由骁云-插混专用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EHS电混系统、ECVT以及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等组成。
后者则由1.5L/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定轴式变速箱、发电/驱动双电机、双电机控制器、集成DCDC等组成。
体现在产品上,长城的DHT在动力供给方式上更有优势;比亚迪DM-i在研发调校的成本和周期,以及快速适配不同车型方面亮点突出。
不难发现,专用的高热效率发动机、专用的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甚至专用的功率型动力电池等,无一不强化了PHEV的技术壁垒。
当然,也带来了续航与驾乘体验的双丰收。
而这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是很难企及的技术高山,最新的例子就是理想L9。
作为新势力的重磅车型,全新的理想L9浑身上下散发着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味道。
发动机由理想汽车与绵阳新晨动力合资公司制造,技术授权来自宝马;驱动电机则来自长城蜂巢动力。
《茶馆》里有个唐铁嘴,他说过一句名言:“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新势力也一样,一边享受着资本市场的神话,一边得靠传统汽车产业链赋能,两头被伺候着,这福气着实不小。
但不能端起碗说我是超级物种,不被定义。放下筷子就骂,传统车企耳聋肾亏,诸神黄昏。
在闻够了汽油味的时候,传统汽车巨头似乎像扫垃圾进簸箕一样,要分好类扔进绿皮的历史垃圾箱。
显然,这是不对的。
新技术一定伴随着新挑战。产品力得到质变的PHEV造车成本是增加的。
一方面,越是强化性能,成本增长就越明显,另一方面,越是强调智能化,成本增长就越明显。
但传统车企也有自己的对策,包括长城、吉利,以及2022年的比亚迪,都将是年销百万俱乐部的成员。
巨大的体量将直接降低边际成本,这是目前销量不及十分之一的造车新势力无法匹敌的优势。
于是,一些颇有意思的产品现象形成了。
比如搭载DM-i的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非车主可能会诟病它的智能科技不够炫,而真实的用户又觉得它其实完全够用。
一旦上升到25万元以上,无论是比亚迪汉DM(参数|询价)系列,还是魏牌摩卡(参数|询价)DHT-PHEV,它们的智能化表现绝对位居第一阵营。
这会让造车新势力很尴尬。
产品往下走,纯电为主的造车新势力要面临自主混动车型的围剿,这种围剿是多方面的,驾驶体验、续航里程、使用的便利性等等。
产品往上走,不管是蔚来,还是理想,都已基本处在一个接近窒息的价格天花板,往上走很难。
既有的价格区间又会被自主高端混动车型来蚕食。
事实已经证明,除了特斯拉,造车新势力的智能化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只要成本到位,传统车企一样可以实现。
聪明的新势力,都会在品类或者商业模式上做文章。理想ONE(参数|询价)就是开启了奶爸车的新品类,据说蔚来准备下场造房车了。
新势力和传统造车之间的不同,是时间红利的不同。
如今,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向传统车企,传统车企也越来越像造车新势力。
虽然鲁迅没说过这句话,但这句话很鲁迅——让子弹,再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