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湃观察 | 谁将在这片“涨声”中倒下?

  • 发表于: 2022-03-29 22:35:19 来源:爱卡汽车网
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开始了倍速增长,不断创新高的月度销量最终在年底创下了全球10.2%的渗透率。欣欣向荣的现状让所有人都认为新能源的春天已经到来,新兴参与者也在不断增多,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新物种的产生、发展、崛起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不断的打破重组才是正确的路,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亦是如此。集体涨价,新能源或又将开启大逃杀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买家和卖家,还是交易数量都在上涨,这些都是证明市场发展利好的重要因素,但在2022年上半年,我们见证了多家车企的单车售价上涨。从2月初开始,新能源品牌开始有了涨价的势头,而进入3月,涨价行为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特斯拉、比亚迪、欧拉、零跑、理想、威马、哪吒等等先后宣布涨价,其幅度不等,最高涨幅达到3万元,部分品牌更是已经拉开了第二轮、第三轮涨价的序幕。之所以引起这波涨价潮的关键原因还是在原材料的上涨,其中电池更是此次新能源汽车集中涨价的决定性原因。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行业实际上早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涨价,早在去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就已经涨价两轮,每轮的幅度约为1万元。而在3月宁德时代又一次官宣涨价,这也是导致近期新能源品牌集体涨价的直接原因。而电池涨价不止宁德时代这一家,包括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在内的多家供应商都已经进行了多轮涨价。电池等一众原材料的上涨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让车企或者供应商买单,很显然,在今年3月才开始集体涨价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在2021年开始的涨价潮中,已经为第一轮买过单了。而且供应商也在去年默默承受了一波涨价,根据其财报来看,包括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在内的多家供应商,在去年下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亿纬锂能,毛利率由2020年第三季度的32.36%下降至去年第三季度的21.55%,降幅为33%;国轩高科则由25.88%下降至15.71%,降幅为39%,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9.98%;孚能科技则由10.93%变为负值,利润空间大幅下降。当第一波涨价还在整车厂商以及供应商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且市场还没有火爆到能够支撑其下游产业链高傲的涨价时,上游的两大支柱便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一波。而当时间进入2022年,原材料上涨仍在持续,上游的承受也到了极限,此时油价的上涨更是给了新能源品牌一个涨价的契机,也是这次涨价潮来的原因,这也就是第二个结果,将原材料的涨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当油价的上涨提供了这一次契机后,新能源车型的需求开始扩大,这便有了厂商涨价的一大底气。但在消费者眼里,这波涨价究竟值不值,暂且还是个问号。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批量、疯狂的涨价对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市场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让这个疯狂高涨的市场冷静下来,而这对于车企来说,更像是一场全新的大逃杀。“涨声”一片,倒下的会是谁尽管目前的市场正火热,但无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型依然远没有燃油车的接受度来的大。当原本的消费需求还处于犹豫期时,车型的涨价无疑会进一步降低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对于市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刚刚崛起的新能源或也将迎来一次时间未知的“冷静期”。除了涨价,目前新能源市场最引以为傲的服务方面也开始受到新一轮的挑战。原材料的涨价无非就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造成的第一个结果其实并非涨价,而是厂家订单无法得到实现。就目前来看,当下的新能源车型购买大多都需要等待,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消费者原本的犹豫或将会被进一步加深。当销量迎来挑战,原本将开启又一次质变时代的新能源又该如何继续前进。传统大厂更全面的车型库在面对这一类打击时,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可能更小,而全盘下注的新势力或才是这次打击中最大的承受方。目前来看,绝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尽管已经实现了更高的走量目标,无论是月交付持续破万,还是正朝着这个目标行进,销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实际上,新势力目前还没有一家实现盈利。包括“蔚小理”这样的巨头,目前都还是处于亏损的情况,例如刚刚公布财报的蔚来汽车,在2021年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09.1%,营收同比增长122.3%的情况下,蔚来还存在40亿的亏损。价格上涨后,新能源车型毫无疑问将会面临销量下降的可能性,而对于目前还未形成更大规模交付量,依然在亏损现状的新势力以及更多新能源车企,在这个涨价潮和补贴退步中,下坡路或也是必然。汽车市场本就是制造业中一个较为复杂的行业,而新能源汽车也不可例外,加上新兴领域研发的高投入以及近期的供应链危机和政策的风吹草动,目前还势单力薄的新势力以及还处于襁褓中的几家跨行业者该如何渡过这次危机来熬过这一轮的洗牌,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写在最后:油价的上涨让我们最先联想到的便是新能源同样即将上涨的可能性,但随着补贴的退步,加上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涨,新能源车型的涨价也几乎成了必然。车型涨价在消费市场带来的劣势也是一定存在的,这对于刚刚崛起的新能源市场无疑是一场打击。在新一轮洗牌中,又有谁会倒下,谁会成为新的“领军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