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多篇报道内容中看到了与“我国监管部门将为无人驾驶车辆发放绿牌”有关的消息。由于无人驾驶车辆此前一直使用纸牌,类似于乘用车的临时牌照,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路权”,而获得绿牌的无人驾驶车辆将正式成为公共交通的参与者。同时从报道中看到:中国或有望成为继德国之后全球第二个为L3级乘用车量产放行的国家。
L3级的自动驾驶是什么?参照工信部此前公示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拥有L3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在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驾驶过程由系统接管。但是,当系统向驾驶员发出介入请求时,驾驶员要重新接管车辆。区别于L2级自动驾驶,L3级自动驾驶实现了由“半自动化”向“有条件自动化”的进阶,为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车辆落地提供机会。
那么,现阶段如果像报道中说的那样“为L3级乘用车颁发绿牌”,要具备怎样的实施条件呢?首先,自动驾驶车辆所涉及的安全范畴中包括信息安全一项。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数据的采集、存储、 处理、传输、共享等生命周期各环节潜在的安全威胁都给自动驾驶数据防护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日前,中汽协就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表示“重要数据发生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构成危害”。这一规范则意味着,所有将要获得绿牌的L3级乘用车,必须要通过接受、消减、转移、规避等方式处理信息安全风险,对于多数车企而言是不小的考验。
其次,虽然交通运输部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解读中表示,要统筹科研资源,围绕自动驾驶在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做好跟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的协同,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但在目前来看,现行法律法规在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规定、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划分上的考虑仍然不周全。如果为自动驾驶车辆颁发绿牌,“法”要行于“牌”之前。
最后,目前大多数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仍然是围绕“单车智能”下功夫,在车路协同上的配合并不足。这不仅要求全国各地开放更多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为车企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也需要让整个公共交通环境向“超前建设”趋势发展,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出包括“车、路、云、网”在内的自动驾驶体系能力。